首页

调教女奴

时间:2025-05-24 06:24:57 作者: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针对贵州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 浏览量:93421

  绿竹米与普通大米对比图。 实习记者 裴宸纬摄

  ◎实习记者 裴宸纬

  又“稻”一年秋收时。眼下,正是新米集中上市的时候,不过你见过绿色的大米吗?

  最近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发现,在线下商超出现的绿色大米引发了网友的热议。网友上传的图片及文字说明显示,这种大米通体呈翠绿色,与普通大米形成了鲜明对比。

  对此,有网友评论道:“这一看就是‘科技与狠活’。”还有网友表示,自己曾经购买并食用过这种米,“有一股竹香味”。

  那么,绿色大米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的?相比普通大米,这种大米是否更有营养?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属于人工造粒产品

  据了解,这种绿色大米被称为绿竹米。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以绿竹米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到了5000余条结果,发现其价格区间在每斤7元至20元。

  记者随机在电商平台点开一个绿竹米的详情页,“香味十足”“纯天然”“零添加”等描述映入眼帘。商品简介信息显示,该款绿竹米是由淡竹叶粉与谷物粉等原料一起混合加工而成。在另一款绿竹米的配料表中,记者看到其配料为大米粉、菠菜粉、淡竹叶粉、食用葛根粉、水。

  “从配料表来看,绿竹米是将多种原料磨粉后混合制成的,属于人工造粒产品。”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理事范志红对记者说。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系教授李再贵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加工工艺上来看,绿竹米是利用淀粉糊化后老化形成的淀粉凝胶挤压成型后得到的,属于淀粉凝胶类产品。

  营养价值或非常有限

  在网络上,有不少博主对绿竹米进行过口感测评。多数博主表示,蒸出来的绿竹米饭口感较黏稠,吃起来像糯米。

  在某电商平台上,记者打开了一个绿竹米的产品宣传界面。相关信息显示,绿竹米不可浸泡,不可单独用来煮饭,需和大米混合;可与其他杂粮米混合煮粥,把其他米煮至8分熟后,再加入绿竹米煮15分钟,随后焖5分钟即可出锅。

  “绿竹米属于淀粉凝胶类产品,在口感上它可能更有嚼劲。”李再贵说。

  口感独特的绿竹米,安全性和营养性又如何呢?

  李再贵向记者表示,绿竹米和其他再生米(即人造米)一样,是各种原料粉经挤压而成的。它在市场上已经出现十几年了,“在食品安全上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李再贵提醒道,绿竹米可以偶尔食用,但如果是为了增加营养而食用,效果可能非常有限。

  绿竹米的配料之一——淡竹叶粉是淡竹叶提取物。范志红对记者表示,淡竹叶是一种药食兼用食材,“药食兼用食材具有一定的药性,可能并非对所有人都适用,消费者应谨慎购买”。

【编辑:房家梁】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两会访谈)农工党中央副主席王路:坚持胸怀“国之大者” 高质量资政建言

锦州市中院民二庭组织合议庭在庭前充分阅读卷宗,仔细审查卷宗中的每一份证据、笔录等相关材料,深入分析决堤的位置、洪水的流向以及农田受损的程度。结合上诉请求以及一审争议焦点和争议事实,法官认真听取双方的意见,进行总结归纳,制作庭审提纲和阅卷笔录。承办法官还深入实地了解情况,查明案情。

专家学者研讨工商业与人权的最新发展与中国实践

作为引领上海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将与民航华东局、空军相关部门、上海市交通委、上海机场集团等合作,积极推进通航运营服务企业开通长三角甚至华东区域的低空航线。展望未来,上海将持续扩大低空航线网络,增加更多区域联动的低空航线,并计划开发宝山邮轮旅游度假区等市内低空旅游航线,以此为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完)

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总书记引用这些典故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江西省未来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提出,力争到2030年全省未来产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氢能产业、新材料等领域出现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力争到2035年,未来产业成为全省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主导力量,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完)

民生主题记者会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更新的目的就是让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

4月12日电 据东风公司纪委、湖北省咸宁市纪委监委消息,东风公司中国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监事潘家年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东风公司纪委和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两会30秒】王毅:外交为民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何雄斌注意到,“求职难”与“招工难”问题并存。近两年,受市场环境影响,不少企业都面临招工难的问题,用工短缺或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企业发展的瓶颈。一方面,应届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认识滞后,对待遇的期望值过高影响就业;另一方面随着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造成了供需不对等、不匹配,导致出现用工荒问题。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